「城濮之戰」晉國聯軍大勝,善觀風向的諸侯小國都來朝賀獻殷勤,鄭國當然也不例外,周天子更是第一個遣人來道賀的。不但如此,天子還打算親來恭賀,加勉有功的所有君侯。公元前632年五月,「周襄王」移駕踐土,在「晉文公」為這次天子約見諸侯所特別興蓋的行宮中接見了眾臣。晉侯當然是這次勝戰的第一功臣,封賞晉爵,自是難免,天子更將往後諸國紛爭的裁決征伐大權,授于之。魯、齊、陳、宋、蔡、鄭、邾、莒等與會諸侯,皆與晉侯歃盟,周天子著令其為武林盟主。自此,「晉文公」霸主龍頭的地位,真真是無人可撼了。而「周襄王」以天子之貴,移駕與「晉文公」相會,更證明周天子的權威,在諸侯間是越來越不值錢了。
    班師回朝後,晉侯論功行賞,狐偃居首功,賞的最多,先軫居二。眾臣皆有異議,認為此次戰事,都是先軫運籌帷幄得當,方能大勝,為何以狐偃為首功。「晉文公」道,先軫統籌得當而大勝,只是一戰的功勞而已;狐偃提醒寡人,要退避三舍以謝楚君,則是顧全了寡人重信的萬世之名。一勝和萬名,哪樣功勞大?眾臣聽後,都更加信服晉侯,而「晉文公」滿是心機城府的封賞手法,則讓他再一次收服了更多人心。
    隔年,魏犨狐偃狐毛等舊臣,一一過世,晉侯悲傷之餘,亦感嘆朝中人才凋零,無以為繼。大夫臼季乃為晉侯推舉一人,名叫郤缺臼季道,臣日前出使他國,途中經過冀地時,看到郤缺在田裡除草,而他的妻子送飯給他吃時,兩人彼此恭敬非常,就好像在對待賓客一樣。又說,「恭敬是德性的最高表現,能夠做到恭敬,就必定有德行;有德行的人,才能用以治理人民」。但這郤缺,因是「晉惠公」的舊臣,且降後又謀叛的郤芮的兒子,所以,晉侯不想用他。臼季又說,父親的過失,豈可牽連子女,以前,「舜」因罪流放,但卻重用了他的兒子「禹」;管仲曾射「桓公」一箭,「桓公」卻棄嫌重用,終成霸業。君王在用人時,應以德行、才智為重才對。「文公」聽後,乃放棄了成見,重用郤缺。後來,用來形容夫妻間相處融洽,互相敬愛的「相敬如賓」一語,便是由此典故而來。
    公元前628元,「文公」病重,他怕自己的公子在他死後,會重演以前自己兄弟爭位相殘的悲劇,便事先將世子之外的其它公子,分送到各諸侯國做官,順託各國君侯看管。這年冬天,在位九年,享年七十歲的「晉文公」病逝,世子即位,是為「晉襄公」。「晉文公」稱霸期間,「秦穆公」可說是心裡最嘔的君侯了;他幫助過三代晉侯,卻一直無緣逐鹿中原,晉侯在黃河之東,叱吒風雲,他卻只能在黃河之西,默默耕耘。如今,姬重耳做仙去了,最樂的可就是他了,他相信,秦國出頭天的日子終於來了。秦晉之好的美名,在兩國一起打別人時,是真的;但在爭奪地盤和霸位時,可也真的就沒人在意了。現在,「秦穆公」認為他的機會來了,但是,天意真會如他所願嗎?

    「鄭文公」在晉侯稱霸期間,一直依附楚國,不肯和晉國和盟。「城濮之戰」後,晉侯便聯合秦軍攻鄭,那知,秦伯卻背約私下和鄭國合盟,這可把「晉文公」氣炸了,但礙於秦伯當年相助之情,也就忍下了這口氣,但,姬重耳這隻老狐狸,豈會如此甘休,他將長期待在晉國的鄭公子,送回鄭國,作為往後晉鄭交好的一支伏兵。不久,「鄭文公」過逝,公子果真即位,並且立刻和晉國訂盟,這下子,可換成「秦穆公」氣炸了。
    秦鄭當初私下合盟時,秦國曾派有一支軍隊,駐守在鄭城。爾今,鄭國新君依晉,秦伯便想趁晉鄭兩國的國君才剛死,兩位新君都才剛即位,政局未穩時,先偷偷出兵攻鄭,與鄭城的秦國駐兵來個裡應外合,拿下鄭國。右相蹇叔和左相百里奚皆勸秦伯不可,這秦伯的氣正在火頭上,又急於立聲揚名,根本不聽,仍執意出兵取鄭。出兵之日,秦伯命百里奚之子孟明視為帥,蹇叔之子白乙丙為副將,大軍整備完畢,正要出發之時,卻看到蹇叔百里奚跑到軍隊前,放聲大哭道,我看到我們的軍隊出去,卻看不到他們回來。蹇叔又對其子白乙丙說道,你這一去,我就要在崤山下為你收屍了,便私下偷偷塞了份錦囊給兒子,要他出兵後打開,依計行事。秦伯聽了,大怒斥責道,你們這兩個老不死的,竟敢在這時觸我軍霉頭,便著令將兩人轟出軍外。大隊人馬,朝鄭境而去。
    大軍走了一日,已過崤山孟明視之前曾看見蹇叔交給白乙丙一封錦囊,便要他打開觀看,白乙丙打開錦囊,內有密簡寫道,「崤山天險,必有伏兵,務必謹慎」。孟明視好功又自恃其勇,看後直道老人胡說,也不在意,白乙丙因知道父親用兵才能,心中則頗為忐忑,但看見自家哥兒們孟明視並不在意,而且全軍已過崤山,並無伏兵偷襲,也就不多說,全軍續進。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,就是明眼人看著塗糊蛋幹蠢事,卻無能勸阻;蹇叔見秦伯剛愎不納諫言,便稱病不朝,百里奚也是一樣。秦伯正和兩人嘔氣,也不理會,便由他二人去。

    秦國大軍兵貴神速,路過周境也不朝見天子,耀武揚城的直奔鄭國。正當全軍路過滑國境界延津時,突有一人攔路求見,孟明視質問攔路者何人,來者揖道,敝人乃鄭國使臣弦高。且說這弦高,本是鄭國商人,以販牛營生,近日剛好在滑國做交易,聽說秦軍正舉兵伐鄭,便派人速往鄭國通報,自己則帶著幾十頭牛,趕來攔阻攻鄭的秦軍。孟明視本奉秦伯之命,偷襲鄭國,不料鄭國使者卻來拜見,暗地吃驚,便召見其人問明來意。弦高答道,鄭伯聽聞秦軍出兵伐鄭,也不知原由為何,特派屬下前來問明請罪,並獻牛隻犒賞貴軍,以慰千里顛簸勞累之苦。另有使者在鄭國國界和鄭城外迎接,以候貴軍。孟明視聞言大驚,心想鄭侯既知我軍行動,必有防範,目下不宜貿然,便當下紮營,再謀對策。
    大軍紮定,孟明視便和白乙丙商量,鄭國已知我軍行動,此去必不能得,但是師出豈可無名,空手而歸,不如轉攻滑國,回去也才能交待,兩人議定,當晚便遣走弦高。隔日,兵進滑國,滑城一下子就被攻破,滑國君出逃,避至狄戎。秦軍伐鄭不成,滑國卻倒楣的成了替死羔羊,真真是小國悲哀。鄭國得弦高通報,知秦軍來犯,恐無力抵抗,便急告晉侯來援。「晉襄公」得到秦軍伐鄭的消息,便召眾臣商議,議會間,又有消息來報,秦軍不伐鄭,改攻滑國,滑城被破,秦軍大事奪財掠物後,已開拔回秦。此時,大夫先軫告晉侯道,先君才剛仙逝,秦侯不但未命人來弔喪,此時,又發兵攻我鄰國,實在是擺明,欺負我晉君新立,國內無將。上次,秦背約與鄭國私盟,先君念在故情,不予計較,此次又行此舉,分明不將晉國放在眼裡,建議國君,該給個教訓,以為新君立威。

    先軫的建議得眾臣附合,「晉襄公」才剛即位,也想有所作為,便答應所議,並決定率軍親征,以揚君威。先軫推算秦軍歸秦的最快路線,便是過澠池,穿崤山,當下便軀兵直至崤山,然後,派兵將前路以巨木堵死,再各派五千軍士,伏守崤山兩側,靜待獵物。秦大軍直過澠池,到了崤山山口,白乙丙又想起父親密簡的叮囑,便要元帥小心,以坊隘道內有理伏,孟明視本就魯莽無智,鄙笑道,你們膽小,那我就先行,你們隨後再進。說完,領著前軍,逕自入道而行。不久,果真見前面有一小隊晉軍阻道,孟明視也不多說,便是一陣廝殺,晉軍不敵,紛紛逃竄而去。孟明視見狀,心想晉軍不過如此,更是得意,傳令後面部隊火速跟上,直往隘道前進,一心盼著,過了崤山便可入秦回國。但,這個心願,卻是他這輩子永遠也無法達成的夢。
    大軍行至隘道中途,忽聞一人叫道,孟明視,你道我是誰。孟明視抬頭一看,見晉國大夫趙衰立於山頭之上,手持令旗,面露冷笑。孟明視心中頓時一驚,還來不及反應,只見趙衰手中令旗一揮,大木巨石自兩方山頂轟隆紛落而下,一時之間,隘道中的秦軍,被落下重物,砸壓得血肉四濺,哀聲四起。接著,又見崤山兩側,和後面隘道入口,無數晉兵殺來,而秦軍就在一陣慌亂中,幾乎被全數殲滅。孟明視白乙丙在亂軍之中雙雙被俘,僅幾名士兵得倖脫逃,傷痕累累,狼狽地回到秦城報信。這時,百里奚蹇叔已在秦軍出發伐鄭後不久,便都各自告老隱退;他們或都早已預見此景,但無力回天的無奈與傷心,應該才是他們選擇離去的最大原因吧?!而「秦穆公」看著自己衝動和剛愎所造成的後果,則是一個人無言的在內宮中,獨飲著後悔與自責的淚水。




   11/17/08   AND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俺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