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第十二回 香帥瀟灑登場所向披靡  周日霸主易位飛燕折翼




    1982年4月《楚留香》首播,雖沒有立刻打敗華視的《綜藝100》,但引起的討論和迴響,較之上次粵語版的觀摩試播,更加火熱。而第二週的播出成績,不但追上《綜藝100》,更贏了將近十個百分點。中視上上下下立刻洋溢一片彷若苦海得救的歡呼聲;華視裡則是滿滿的一股初嚐敗績的訝異與不解。高層心想,這應該是觀眾一時的好奇嚐鮮,過一陣子就好了。他們沒想到,這個「一陣子」,竟長達了兩年。而「楚留香」熱潮在接下來的幾週,不但沒降溫退燒,還越燒越旺,收視率更一度突破了70%,著實將《綜藝100》打了個灰頭土臉。
    這年5月,台灣社會幾乎全面陷入了所謂的「楚留香」流感裡,其瘋狂現象,大概也只有1970年台視播出「史艷文」布袋戲時,可與之比擬。「楚留香」現象不但讓「演員工會」深感其威脅,更將其視為外來野獸在吞噬本地的戲劇地盤與資源,因而致函「行政院新聞局」與「國民黨文工會」陳情,狗屁地直述該劇不但擾亂社會作息,更相對剝奪本土演員的演出機會,建議停播《楚》劇。時過二十幾年,日劇、韓劇、大陸劇火熱登台,這種保護主義的聲音又再度彌漫充斥,台灣人某部份短視而不知長進的社會性,還真是不會過時。



    「行政院新聞局」在接受陳情並與三台開會研議之後,雖沒像當初禁播布袋戲一樣的腰斬《楚》劇,卻也訂了個莫明奇妙的「楚留香條款」。規定港劇一星期只能播出兩小時,並由三台輪流播出,每台以四個月為一輪期限。這個協議規定,雖然暫時堵住了工會的不滿情緒,卻堵不住觀眾的看戲熱情,《楚》劇熱潮仍是一路延燒,甚至還發生中視一次四個月的播放期限已到,接播的華視不播新劇,而是與香港直接洽購《楚》劇剩餘未播的集數,續播《楚留香》,輕鬆的接手了該劇的市場熱度與價值。這種一劇兩台接播的現象,在當年不但怪異還搞得一些觀眾不明就理地一頭霧水到處轉台找「盜帥」的留香之處;而《楚留香》在華視的續播,最最開心的並不是收視群眾,而是張小燕的《綜藝100》節目。在被《楚》劇悶著打了四個月後,終於暫時脫離了港劇的威脅,得以喘了口氣。

    手港劇播放權的華視,雖將《楚》劇的播出時段由中視的週日八點改在週六的九點半播出,但收視成績仍是長紅獨秀。82年10月,《楚》劇播畢,華視接著推出由武打巨星姜大衛伍衛國陳秀雯主演,改編自古龍小說《白玉老虎》的《琥珀青龍》一劇。
    或許是《楚留香》的緊湊劇情內容、人物造型演技和武打動作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了;也或許是姜大衛的硬漢俠士風釆不及鄭少秋風流倜儻的香帥魅力;更或許是《琥》劇過於鬆散的劇情和過多無謂的打鬥場面令人生厭。華視的《琥珀青龍》不但沒造成像《楚》劇一樣的風潮,而且還是八部輪播的港劇中,收視最差的一部;雖是如此,《琥》劇當時仍是穩佔同時段收視龍頭的地位。



    雖然許多藝人都在螢(銀)幕上演繹過盜帥留香,但一般觀眾最喜歡和印象深刻的通常還是鄭少秋版的「楚留香」,筆者或許是口味另類,卻偏偏獨鐘狄龍演的香帥。總覺得版的「楚留香」,太過於斯文娘砲,風流有餘卻英氣不足,整體感覺不若狄龍來得瀟灑大氣。不過,青菜蘿蔔本就各所好,兩人的排序若真要論辯,好壞也在伯仲之微而已。但若要論最讓人吐血的「香帥」人選,《新楚留香》(2001)的任賢齊和《楚留香傳奇》(2007)的朱孝天可就難分高下了。因為,如果古龍大俠現在還活著,看到任賢齊的木頭醜帥和朱孝天的鼻環胖帥,應該也會想咬牙自盡吧?!至於《楚留香》中「無花」這個角色,應該沒有人會演得比版中的關聰更好了才是。





(欲知後事,下回分解*********)



   09/10/04    AND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俺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