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堯」原為黃帝的五代孫,姓伊祁放勛,在位時,因「舜」有仁德孝名,所以,便想傳位給他,但不知他是否真如傳言一般,於是便要偷偷觀察他。「堯」將二個女兒娥皇女英嫁于「舜」為妻,其實,就是派兩個女調查員在「舜」身邊,好隨時匯報他的所作所為。「舜」也通過了「堯」的考驗,輔政二十九年後,「堯」將帝位傳于「舜」,是為中國歷史上,「禪讓」制度的始祖。「舜」本為黃帝的八代孫,姓重華,也長有一眼雙瞳的異相。
    看倌一定很奇怪,為什麼會在開頭,突然提起「堯」、「舜」?因為,這是重耳的隨從臼季,用來說服公子娶懷嬴公主的論述,所以,稍稍將這個故事描過一下。臼季跟公子說,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,其中十四個有封地,共十二個封姓。「堯」為黃帝子嗣分封出去的後的五代孫,而「舜」為黃帝子嗣分封出去後的八代孫,所以,論輩份,「舜」的老婆娥皇女英,還是「舜」的姑奶奶。但古人聖賢並不在意,因為,古代同姓是不可聯婚,就算血緣很遠;而只要不同姓,就算是近親,也無所謂。況且,是公子拋棄了公主,又不是你奪人所好,有何不可。
    狐偃又接著說,我們就快要打回去了,到時連他的王位都是你的,現在要他一個前妻算什麼。而且,欲成大事者,千萬別太拘泥小節,以免以後後悔。趙衰更勸說道,公主是國君與夫人的愛女,公主若娶了公主,正可表示你對往後秦晉關係的友好;若是不肯,秦侯誤以為你嫌棄公主,那還指望秦國助我們復國嗎?看眾人這麼你一句我一口的促成,再說,懷嬴本就是美人胚子一個,人家都不嫌你是花甲老翁,一樹梨花壓海棠了,自己哪敢再多推辭,於是便點頭答應了。「穆公」得一佳婿自然高興,新婚之期,連續擺宴數日,眾人盡歡。

    這年冬天某日,大軍裝束整齊,車馬糧草皆備,秦侯設宴於九龍山與公子餞別,其間,除了新婚公主之外,最難過的當屬也愛著姐夫的小玻璃,公子罃(音,英),一想到暗戀的人就要去打仗,生死未卜,竟是哭得比姐姐還要傷心,當下也不管別人眼光,一直隨著大軍而行,直送到渡河口才依依不捨折返。且說,十二萬大軍浩蕩前進,行至黃河邊正要渡河,重耳看到渡船上竟留有流亡時露宿用的破草蓆,便吩咐將其全數丟棄於岸邊。狐偃見狀,嘆息道,公子尚未富貴,便先忘了當年的貧苦,他日有了新人,還不忘了我等舊屬,把我們這些共患難的人,當做如同這些破草蓆一樣丟了。若要如此,那還不如趁現在尚未渡河,先行隱退山林,讓公子偶而還會想起為好。說完,便要向公子拜別,重耳知是自己一時狂妄粗心,便要左右拾回所棄之物,並對著大河發誓說,河神為證,重耳復國後,若忘了眾人流亡苦難之情,下場便如此物,接著將隨身珮玉解下,投入河中。
    大軍過了黃河,便是一路直搗晉都,沿途守城都未能抵擋,均被一一攻破。卻芮本率兵駐守廬柳,一見來軍陣容龐大,聲勢驚人,竟畏戰先降。「晉懷公」知卻芮投降,心中大驚,便想召集群臣商議,誰知,竟無一人來朝。眼見大勢已去,便和勃鞮偷偷要逃往高梁國,就在逃出城外時,卻被準備投降的守城晉兵斬殺,首級獻於公子,勃鞮倉惶而逃。公元前636年,重耳率大軍入曲沃城,舊臣皆在城外列隊恭迎,百姓也挾道歡迎,接著,在眾臣的推擁下,重耳即位,史稱「晉文公」。而這年,「晉文公」已經六十二歲了。

    卻芮呂甥雖降於「文公」,乃迫於情勢,而非真心,兩人思前想後,怕新君秋後算帳,便先起了密謀之心。兩人尋來逃亡的勃鞮共議,決定在國君新立,赴太廟告天之時除之。這勃鞮本就貪生怕死之人,便將此事面告「文公」,晉侯見了他,想起此人數年來的追殺之恨,本欲當場斬殺,勃鞮卻道,原來只有「齊桓公」才有原諒管仲一箭之仇的胸襟,晉國新君到底不是姜小白。「文公」聽了,若有所感,便將勃鞮放了,勃鞮為謝不殺之恩,便將兩人密謀之事相告後,悻然離去,眾人疑問,何不殺了此人,以解後患。「文公」心有成竹道,此人活著,便是昭告世人,晉國有棄嫌之腹,寡人有小白之度,眾人聽後,皆呼聖明。告廟之日,果然依計行刺,卻被伏兵擊斃,從此,新君廷中,再無二心之人。
    局勢漸穩,「文公」便遣人至狄國迎回季隗與二子,並贈金帛寶物,酬謝狄君多年相護之情,大夫趙衰之妻叔隗和子趙盾,也被一起接回。隨後,又以隆重大禮,重新迎娶公主懷嬴,並立為國君夫人。懷嬴早聽聞季隗節義之名,又是先配且育有二子,而自己雖得國君寵愛,畢竟是再嫁之身,於是,便將夫人之位讓於季隗,退侍為妾。「文公」在做公子被放逐邊境之時,已娶有妻室逼吉,無奈早逝,生得一子一女,男名,女名趙姬。「文公」逃亡期間,本以為一子一女早已被殺,然而,卻是被大夫頭須偷偷收養,寄於民間,爾今皆已成人。「文公」得知,自是喜出望外,便派人接回二子;之後,公子被立為世子,趙姬則嫁予趙衰,後來生了三子,長子名,次子名,幼子名

    諸事皆定,接下來,「文公」便是逐一犒賞助其即位的有功之人。話說介子推,為人寡言靦腆,不好居功,在渡河攻晉之時,聽了狐偃辭隱的言論,認為此舉有居功,要脅國君之嫌,非常不能認同,怕自己也被視為此心之人,所以,新君即位後,便託病在家,也不上朝,與老母兩人甘守清貧。今日,晉侯犒封,獨不見介子推,便遣魏犨前往探視。不久,魏犨回報,介子推因不願居功受封,已和老母隱退綿山之上。狐偃聞言,知道是自己當日渡河時的傲慢說話,引起介之推反感,才造成今日局面,自責之餘,便自請上山邀回多年共難之人,晉侯允諾,狐偃隨即出發。入得山來,狐偃找到了介子推,好說歹說,他就是不肯下山,狐偃無奈,只得回報晉侯。晉侯想起當年落難時,割肉餵食之情,今日富貴卻不能分享之,不禁黯然。此時,魏犨說道,唯今之計,只有晉侯移駕親訪,才能展示感念當年之心,如此,或可解其心防。晉侯允從其議,大隊人馬便朝綿山而來。
    介子推本打算攜母從此隱居山上,今日,聽到山下人聲喧嘩,知道晉侯親臨來迎,被向母親說道,之前不願受封,乃怕被人譏為好利貪功,今日國君親訪,若我允諾下山受賞,豈不更被說成恃驕待估,自抬身價,而更毀了自己志節。其母也認同此想法,母子二人便向山中更深之處躲去。士兵在山中遍尋不著二人,便回報晉侯,「文公」知介子推有意躲避,一時也沒了主意。魏犨遂進言道,人人皆知介子推是一個孝子,國君可派人三面放火燒山,獨留一條路,介子推怕老母遭難,必會攜母從獨留小路逃出,屆時,君臣則可以相見。晉侯聽之,覺得有理,便吩咐士兵立即放火燒山,火勢一起,綿延數里,烈火直映得滿天通紅。大火燒了三天,方才止熄,眾人仍不見介子推身影,便入山搜尋,在一柳樹下發現兩具燒焦屍體,抱樹而亡。晉侯接到回報,抱頭痛哭,自責害死了一位良臣義士。
    介子推守節而亡,國人皆讚頌其風骨,事後,晉侯命人將其葬於綿山之下,立祠供人祭祀,並將綿山改謚為介山,以提醒自己的過錯。燒山之日,正是清明前一天,晉侯為懷念介子推,便嚴禁煙火三日,人民只能冷食,後故稱這日為「寒食節」。又因其和「清明」前後重疊,後人便將此兩節日視為一同。後人對介子推的節操多有詩歌頌揚,但,一個號稱孝子的人,為成全自己的節操,讓母親陪著自己活活被燒死,真不知,這算是哪門子的孝子?而為了怕別人說自己挾功邀利,而固執的不願接受封賞,是不是又有點太不近人情,甚至有沽名釣譽之嫌呢?


    【附錄:中華文化中的為什麼?】

    問:為甚麼古代臣民尊稱天子為「陛下」呢?

    答:「陛」,專指古代宮殿的最高階,即天子坐以聽政的地方。皇帝上朝處理國政時,必有近臣執兵器站列在「陛」的兩側,用以防備發生不測。群臣向皇帝進言時,不敢直呼天子,所以就透過站在「陛」下的近臣,把他們的意思傳達上去,以示對皇帝的尊崇。於是「陛下」一詞,也就成為對皇帝的尊稱了。



   11/15/08   AND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俺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