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    時至春秋晚朝,一個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和教育家,終於要在春秋舞台上,隆重登場了 ,他,就是被後人推崇為「萬世師表」的孔子孔子,字仲尼。公元前551年,孔子出生于魯國,孔子的六代祖孔父嘉本是宋國的大夫,在宮廷內亂中被殺,其子木金父為避難才逃到了魯國,孔子也因而變成了魯國人。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陬邑大夫,其元配夫人連生了九個女兒,孔紇望子心切,於是續娶一妾,雖然生了個兒子孟皮,卻腳有殘疾。所以,孔紇在七十二歲時,又娶了十八歲的顏徵在,才生了孔子。而與孔子先後出生的,有希臘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印度釋迦牟尼,此時的東西方,皆是聖人輩出的世代。

    孔子三歲喪父,由於其為庶出,連父親的葬禮都不能參加,父死後,與母親一起被趕出家門,故而,從小和母親顏氏相依為命,由母親一手撫養教育成人。成年後,孔子曾一度在魯國作官,他由工作環境中,學習貴族的禮儀,博覽官府典藏的群書,致使學識更為精進。孔子十九歲時娶宋女亓官氏為妻,第二年就生下一子,「魯昭公」派人送來鯉魚表示祝賀,於是,孔子便將該子取為孔鯉孔子在三十歲時,又就教於當時相當出名的思想家老子,這對他爾後的思想形成,具有相當深重的影響。春秋諸侯爭霸,連一向奉周禮為作的魯國,也都禮崩樂壞到了極致,孔子有感於此,便棄官遊說各國,顛沛流離之間,只盼能解決時弊,但獨木難撐大廈,其一人之力實難力挽狂瀾。

    「齊景公」在位時,晏嬰為相,那時在各國諸侯間,已具名氣聲望的孔子年值三十五歲,這年,「魯昭公」的政權被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中的季孫氏所奪,逃到齊國,孔子也跟著來到齊國。「齊景公」問政於孔子孔子向他闡釋了「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」的為政之道,齊侯聽後大喜,想將尼谿田封給他作食邑,並任他官,誰知,晏嬰卻向齊侯勸阻說,這些讀書人能言善辯,不受法制規範;高傲自大,自以為是,且不肯屈居人下,不能任用他們來教育百姓。自從一些古代賢良相繼去世,周朝王室衰落以後,禮樂制度殘破已有一段很長時間,如今孔子要用他那套尊繁文縟節來教化百姓,恐怕,連續幾代都不會見到成效。後世的人,常用這段話來責備晏嬰,說他因嫉妒孔子的才氣,才要齊侯不要用他;其實,孔子當時的那些政治想法,用於治世或無不可,但春秋戰國是個群雄爭霸的時期,擴張自我的實力,富國強兵才是顯學,若真照孔子那套學說去做,恐怕還未成功,國家早就被滅了。在那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時代裡,誰有閒情逸緻去講求那些忠孝仁愛的大道理,若當時「齊景公」真任用了孔子,恐怕不僅不能改變什麼,甚至會加速齊國的滅亡也說不定。

    在齊國不為所用,孔子又回到魯國,這時家臣的勢力已凌駕在卿大夫之上,其中,尤以季孫氏季桓子家臣陽虎最為囂張。陽虎雖大權在握,呼風喚雨,但仍要附庸風雅一番,他曾幾次邀約孔子到府第作客,卻都被拒絕。某日,陽虎孔子外出不在,派人送禮到夫子家中,心想,來而不往非禮也,這次,你總該回禮來見我吧?!誰知,孔子也來個以彼之道,還於彼身,趁陽虎不在,親身將回禮送至其府第,陽虎回府,得知情況,除了生氣,對這些儒生也無可奈何。後來,陽虎想請孔子出仕作官,夫子仍是不肯,他說,一個國家沈淪至此,還不如隱去,遂潛心於著作和教學,這段時期,他修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,並廣收子弟,菁英弟子輩出,連一些貴族子弟也以受學於孔子為榮。

    過了幾年,三桓大夫扶「魯定公」即位,陽虎謀反不成,逃離魯國。孔子這時才受到重用,受孟孫氏的推薦,官任中都宰。治理了該地一年,便政績卓著,極受人民擁戴,接著又任司空,再到大司寇,大概相當現在的司法院長,這時候的孔子五十一歲。隔年,他陪著「魯定公」參加了和齊國的夾谷會盟,盟會上,齊侯以武力相脅,要求魯國做他的附庸國,但孔子事前已做好準備,以更多的軍隊防守,並痛斥楚國背信無禮之舉,使齊侯不但未能遂其所願,還答應歸還以前強佔的汶陽三地。但不久之後,孔子卻因"墮三都"之事,被三桓大夫迫害,最後,只得再次離開魯國,也開始了他長達十四年,周遊列國的流浪生涯。

    這些年間,孔子先後到了衛、陳、蔡、楚、宋等國,向各國諸侯宣揚他的政治理念與抱負,但卻都不受採用。過程中,孔子曾經歷無糧可食之苦,甚至被人圍困、追殺,最後,在抱負無法伸展之下,孔子心灰意冷地回到魯國,這年,孔子已經六十八歲了。自此以後,他潛心講學和著書,在此其間,他與弟子重新編訂了《五經》和撰寫《春秋》,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,各國所發生的大事,並闡揚其儒家的基本價值觀。五年後,公元前479年,孔子病逝,年享七十三歲。他的弟子為守禮法,皆為他守孝三年,其中子貢更築屋在其墓旁,為他守孝長達六年之久。而弟子們將夫子一生的話語,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,編成了《論語》一書,成為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。孔子過世後,「魯哀公」感嘆世上少了一個守禮遵法的聖行者,故而,將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,藏孔子平生的衣冠琴書於堂中,以為紀念,並年年奉祀。現今曲阜的「孔廟」、「孔府」、「孔林」,合稱的「三孔」,就是由此開始。

    孔子是中華文化中,核心學說"儒家"的首代宗師,其匯集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。在世時,他已被譽為「天縱之聖」、「天之木鐸」,是當時社會上最受尊敬的博學者之一,死後,更被後世尊為「至聖」、「至聖先師」、「萬世師表」。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,不但對中國的影響甚大,連朝鮮、日本、中南半島諸國也都深沐其思想學說之中,這些地區後來被統稱為「儒家文化圈」。

    且說,為什麼孔子孔丘仲尼呢?據說,他母親為了想生兒子,曾在丘尼山上禱告上蒼,後來生下了孔子,就給兒子取名,字仲尼。另一個說法是,孔子的頭很大,中間凹下,形狀像個小山丘,所以為其取名為。有一天,孔子自言自語的說道,罷了,罷了!一個人就怕死了以後,後世的人們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,我的為政之道雖沒能行得通,總要讓後人知道我的理念,記得我這個人吧?!於是,他根據當時歷史的記載,著了《春秋》這本書,年代從「魯隱公」開始,直到「魯哀公」,一共包括十二代君主,主要依據魯國的歷代大事,對周朝表示親善。《春秋》內文,用字很簡短,可是講的事情卻很廣博,例如,以前,吳國、楚國的君主自稱為「王」,可是《春秋》卻貶稱為「子」;當年「踐土之會」,實際上是諸侯召會周朝天子,《春秋》為了避諱這件事,不說是諸侯召見周朝天子,而說成「天王狩於河陽」,這樣的例子,《春秋》寫的很多。孔子雖站在擁護周朝的立場寫《春秋》,但對於該批評或者責備的人、事、物,他也絕不手軟護短,所以歷史學家說,《春秋》這本書所闡釋的真義,若真能被世人所理解和接納,那麼,天下的君王、大臣和為惡者,就都不敢再幹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了。







   11/27/08   AND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俺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