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看歷史本就是一件令人惱煩的事,但其另一個煩人處,不是因為史學家的各自筆述,產生的歷史認知差異,而是因為後人不求甚解的錯誤解讀,和俗眾以訛傳訛所產生的偏頗。就拿一句大家很熟悉的成語「毋忘在莒」來說好了,現在很多的學術書籍都把「毋忘在莒」一詞,當做是描寫戰國時期田單復國的故事。史書有載,戰國時期燕攻齊國,田單苦守即墨和莒兩個僅存的小城,幾年後,終將燕國打敗,光復齊國。但查遍史書,這段歷史中並沒有任何和「毋忘在莒」四字相關的記載;古籍裡也沒有人用「毋忘在莒」四字來比喻田單復國的事件。反而在史書中有載,齊國內亂,齊公子姜小白投奔莒國避難,之後,回國即位為王。某日,齊桓公(姜小白)和鮑叔牙、管仲喝酒時,鮑叔牙舉杯對小白說,「祝吾君無忘其出而在莒也!」;意思是說,希望君王不要忘了出奔莒國的教訓。所以,「毋忘在莒」一詞真正的典故由來應是由此,而非關田單復國一事也!。

「毛病」一詞,原是專指馬的毛色有缺點,在宋朝徐咸《相馬經‧旋毛圖》上記載:「凡毛氄軟溫潤有文理,未易見,故此圖善旋五,所謂若滅若沒,若亡若失也。惡者粗逆易見,故此圖惡旋十四,所謂毛病最為害者也。」大意是說,馬的毛長的像螺旋形狀,有好有壞。旋五圈是跑的快的好馬,旋十四圈就是有毛病的馬,這種馬對騎者有害處。這是古人觀察馬匹優劣的經驗與方法,後來,人們對馬的需求日減,「毛病」一詞就少用了,而後人也不再將「毛病」單單侷限於相馬,而漸漸成為用來泛指人的缺點。

「漢武帝」時,蘇武出使匈奴,單于脅迫他投降,蘇武不願屈服。後來,單于給他一群公羊,再把他流放到北海無人的地方牧羊,並告訴他羊群生下小羊,才讓他回國。「漢昭帝」初年,漢朝與匈奴和親,漢朝廷趁機要求釋放蘇武,匈奴卻謊稱蘇武已經死亡。某日,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,射中一隻鴻雁,雁足上繫著一封帛書,上面是蘇武的求救信。漢朝就拿這信去責問單于,單于大吃一驚,只好釋放了蘇武。蘇武出使到匈奴,十九年後才得以回到漢朝。後來,因為這個典故,「鴻雁」就被用來作為書信代稱了。

孔子逝世後。子貢自在墓旁結廬守喪六年,並種植了一棵楷木。到清朝時,這棵楷木遭雷電焚燬,後人就將楷木殘留的枯樹根,建亭保護,亭名命為「楷亭」,並在亭前立一石碑,名為「子貢手植楷」。 而模木是生長在周公墓上的樹木,這兩種樹,名貴而稀少,也都生長在聖人賢者的墳墓上。因此,人們就用楷、模這兩種樹的特點,把那些品德高尚、高風亮節,可為人表率的榜樣模範人物稱為「楷模」。

「鼻」字,古代原作「自」。甲骨文與金文的「自」字都很像人的鼻子的形狀。另外,東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上載:「自,鼻也,象鼻形。」所以「自」為象形字,本義即指鼻子。而人們經常在說到自己時,會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,故「自」字又慢慢演變成了第一人稱代詞,即「我」、「自己」。後來,為了便於區別「自己」及「鼻子」,就在「自」的下面再加上一個聲符「畀」,就成了我們現在所使用的「鼻」字了。而「鼻」又有開始、最初的意思,例如,在古代,人們俗稱第一個孩子為「鼻子」,因此,後來人們就把最早的創始人稱為「鼻祖」了。

南宋理學大家朱熹,在未出仕前,家鄉有個叫盛溫和的好友,此人亦是博學多才之輩,一天兩人相遇於巷子內,盛溫和手中拿著一個竹籃子,朱熹問他:“你去那裏?”,盛溫和回答說:“我要去買點東西”,朱熹是以窮理致知研究學問的人,他聽盛溫和的話,很好奇,隨即問道:“你說買東西,為什麼不說買南北呢?”盛溫和說:“東方屬木,西方屬金,南方屬火,北方屬水,中間屬土。我的籃子是竹做的,盛火會燒掉,裝水會漏光,只能裝木和金,更不會盛土,所以叫買東西,不說買南北呀”朱熹聽後唉了一聲說:“原來是這樣!”

「吹牛(皮)」一詞起源於黃河上游一帶,古代的交通不太發達,當黃河流經青海、甘肅、寧夏、陝西等省境內時,因沿途水急灘險多流沙,很難行舟(木製船難操縱還常被撞壞)。因此黃河上游沿岸的居民為解決渡河運輸上的困難,就想出了「皮筏代舟」的辦法。所以,皮筏子是黃河沿岸人們渡河時,最具特色的傳統工具。皮筏子古代又稱「革船」,因其使用羊皮或牛皮製成而得名。當然,在古代是沒有打氣筒和幫浦可利用的,要想將羊皮袋灌飽氣,就只能靠嘴吹了。而牛皮袋由於體積太大,想用嘴直接吹起來根本就不可能。如果要把牛皮袋灌滿氣,通常就必須由幾個肺活量大的成人,輪流往牛皮袋裡吹氣。因此,在黃河上游一帶,如果有人說他能吹起牛皮袋,當地的人聽了,沒人會相信,都會認為他是在說大話;而對喜歡誇口炫耀自己的人,當地居民往往會說︰「你要真有本事,就到黃河邊上去吹牛皮好了!」從此,「吹牛﹙皮﹚」不僅成了「誇口說大話」的代名詞,並逐漸流傳開來了。

「駙」古代指的是拉車的馬,三匹馬拉一輛車,左右兩邊的馬稱為「駙」。而「駙馬」最初只是一個官名,其全稱是「駙馬都尉」,是「漢武帝」開始設置的。到了三國時,魏國玄學家何晏娶了「金鄉公主」,「魏文帝」授其為駙馬都尉;後來晉朝杜預娶「晉宣帝」之女「安陸公主」;王濟娶「晉文帝」之女「常山公主」,也都授駙馬都尉。魏晉之後,皇帝的女婿皆照例都授予駙馬都尉官職,簡稱「駙馬」。從此以後,駙馬都尉一職就專門授給皇帝的女婿,但皇帝的女婿實際上並不會去管車馬的事,於是「駙馬」也就成了虛銜稱號,最後更成為了皇帝女婿的代稱。

「捉刀」這個典故發生於三國時代。當時魏國在曹操率領之下,統一北方,聲威遠播,因而一些少數族群接連來歸附。有一天,匈奴特派使者來謁見曹操。曹操自認為形貌矮短,身材不夠雄壯高大,將無法讓遠來的匈奴使者信服。於是,曹操便命崔琰代替自己來接見匈奴使者。崔琰長的聲姿高暢、眉目疏朗,再加上鬚長四尺,正中端坐,接受來使參拜,顯的很有威望。曹操則手握鋼刀扮成侍衛,站立在崔琰的旁邊。 匈奴使者拜見後離去,曹操立即派遣間諜向使者探詢說︰「你覺的魏王如何?」使者回答說︰「魏王儀表出眾,不過,那個旁邊捉刀的人的氣度非凡,我看才是個真英雄啊!」。因此,原是執刀護衛之意的「捉刀」,後來就被人們引申為替別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

「陛」,專指古代宮殿的最高階,即天子坐以聽政的地方。皇帝上朝處理國政時,必有近臣執兵器站列在「陛」的兩側,用以防備發生不測。群臣向皇帝進言時,不敢直呼天子,所以就透過站在「陛」下的近臣,把他們的意思傳達上去,以示對皇帝的尊崇,於是「陛下」一詞,久之也就成為對皇帝的尊稱了。

另一文"ANDY說古道今之一"請按此



15/04/06 AND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俺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